近日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发,北京长跑(简称“北马”)、武汉长跑(简称“汉马”)等国内知名马拉松赛相继宣布延期,长跑市场复苏再次“急制动”。作为体育和旅游融合的标志性产物之一,近年来,国内长跑市场方兴未艾,各地马拉松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每天跑10分钟坚持一年,以异地、聚集为特性的长跑旅游市场受冲击尤其明显。从另一角度来看,该行业迎来了一个从乱象丛生到理性进步 的绝佳调整契机。

多地马拉松赛因疫情再延期
10月底,汉马、北马等马拉松赛相继发布延期公告,在全国多地疫情持续趋紧下按下“中止 键”。这并不是孤例。自疫情发生以来,国内跑圈对“跑马”期待已久,无奈今年临沂长跑、张家界环天门山长跑、长沙长跑、青岛长跑、重庆铁山坪森林半程长跑等赛事纷纷宣布延期举办,2021年国内跑马赛季再度陷入低谷或为大概率事件。
缓步 运动活动 并不新鲜,但对国人而言,马拉松赛属于舶来品,置身大众 健身运动练习 热的大背景,其在中国市场从新鲜事物到遍地开花,不过数年光景。
中国田径运动活动 协会发布的《2018中国长跑年度报告》显示,2018年,全国举办800人以上长跑及相关赛事共1581场,平均每天有3场赛事 。这其中,中国田径运动活动 协会认证赛事339场,非认证赛事1242场,累计参赛583万人次,其中地市级异地参赛跑者为192.05万人次,占比为32.34%。
在地域覆盖上,长跑绝非一线城市专属,“下沉”市场反倒成为主角。相关数据显示,全国各省区市中只有10多个还没有举办过马拉松赛。其中,贵州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苏等省有多达3个以上的城市办赛,供给端热浪之汹涌可见一斑。长跑运动活动 在推动、提升各地的大众 健身运动练习 、旅游消费、经济增长、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相关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。《2019年上海市运动竞赛 影响力评估报告》显示,2019年,上海国际长跑赛直接经济效益为3.28亿元,间接经济效益为11.45亿元。尼尔森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长跑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》显示,2019年,中国跑者平均花费为11418元,主要花在缓步 装备和赛事开销上。有50%的跑者有外地参赛的经历, 法甲新闻网其中71%会品尝当地美食、特色小吃, 足球快讯64%会在当地旅游观光。
随着“跑马”成为一种新潮 潮流,极限运动视界以促进衍生消费、带动城市品牌营销等为目标,各地早已将长跑奉为圭臬。
热潮之下 问题暗涌
从大众 健身运动练习 的角度看,长跑遍地开花具有积极效应,从提升城市形象、拉动区域经济的层面出发,长跑的功用似乎同样毋庸置疑。但事实上,长跑与大众休憩 运动活动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作为竞赛 类赛事,规范的长跑报名门槛不低。一般而言,运营方会要求体育选手 在近两年有过6小时内完成线下全马,或是3小时内完成线下半马的成绩,否则没有资格报名。但在利益驱动下,一些赛事运营方极尽“拉人头”之能事,对那些本该被拒之门外的大众人群降低门槛、开绿灯,更有甚者,体育选手 只需自行填表以证身体无碍即可。在竞赛规程中还将赛事主办方责任撇清,一旦出现伤亡撞车,概与赛事主办方无关。
另外,足球快讯为制造营销噱头,各地马拉松赛多以沿线景观设计捆绑区域旅游营销。但事实上,相较于头部城市以及知名目的地,众多非典型城市在IP景观上并无比较优势。而以重金升级赛事等级、招揽实力体育选手 为代表,其寄希望于借此带动区域旅游营销,属于“想当然”。
需要指出的是,对标国外,国内部分马拉松赛在服务保障上已经青出于蓝。但地方在强调赛事安保、体育选手 感受 的同时,因系列交通管制、无偿加班等举措,导致多地举办的马拉松赛引发本地人频频吐槽。显然,在现今旅游感受 强调主客共享的时代背景下,如何统筹和谐 是一大应战 。如果解决不好这一问题,逢举办赛事便如临大敌,显然会阻碍赛事的可持续运营。
“急制动”后迎来审慎进步 期
2020年3月底,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区因举办成都双遗长跑强健 跑备受关注。尽管参赛规模只有1000人,赛事 长度只有6公里,但这场疫情暴发以来国内进行的第一场线下缓步 活动,一度让业者看到了复苏的希望。
然而,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,各地人员线下大量聚集恰恰是马拉松赛无法回避的“死穴”,以北马、汉马为标志,国内多项头部马拉松赛连续两届宣布延期,对从业者而言已成为阶段性的“难以承受之重”。
尽管低谷状况仍将继续,但在部分从业者看来,此次疫情或许是一个引导长跑行业从乱象丛生到理性进步 的绝佳契机。体育旅游融合是大势所趋不假,但寄希望于通过长跑撬动旅游进步 ,对很多地方来说并不适用。
域风体育负责人斯坦森认为:“站在地方和景区角度,长跑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城市营销名片,但要想平稳着地 ,需要有序指导和精细化运营,而且从旅游感受 角度出发,长跑并非所有地方和景区都适用。体育旅游本该是很快乐的感受 ,比如5公里或者8公里的慢速赛事 ,在相对轻松的赛程中融入多元旅游元素,这类产品可以吸引更多客群;而长跑、极致 山地跑属于赛事级别,其对体育选手 的身体要求很高,这造成适宜加入 者范围太窄,大众群体如果盲目加入 ,极容易引发安全撞车,即便能够硬撑下来,也属于‘找虐’,这与旅游感受 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驰。”
尽管疫情对行业造成剧烈冲击,但站在积极角度,当无序进步 导致阶段性供给过剩,疫情之下马拉松赛也迎来难得的审慎进步 期。“特别是2021年甘肃白银长跑发生重大撞车,在降低地方举办赛事积极性的同时,也会让主办方更为理性地思考:我要吸引的目标群体是谁,他们需要怎样的感受 ,举办长跑是否合适,能不能把一些更为柔性、闪光的感受 内容融进来。而对参赛者来说,悲剧警示他们理性享受赛事 的乐趣,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,各方对体育旅游产业的认知将真正走向成熟。”斯坦森说。(杨 凡)
来源:中国文化报每天跑10分钟坚持一年
声明:新浪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